根據 2023 年一季度商品大類投訴數據,日用商品類、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食品類和交通工具類投訴量居前五位,房屋及建材類以 8255 件投訴量位列第 7。

數據顯示,在所有投訴中,商品類投訴為 159143 件,占總投訴量的 52.32%,與去年同期相比,比重上升 0.29 個百分點;服務類投訴為 137726 件,占總投訴量的 45.28%,比重上升 0.87 個百分點;其他類投訴為 7290 件,占總投訴數量的 2.40%。其中,房屋及建材類占總投訴量的 2.71%,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 0.22%。

此前,中消協曾指出,商品房消費領域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房屋質量問題。既有墻面開裂、地面空鼓等 " 顯性 " 質量問題,也有衛生間滲漏、地暖破裂等后繼使用后才能暴露發現的 " 隱形 " 問題。
二是不符條件強行交房。部分開發商在合同約定交房日到來時,樓盤尚未全部完工且不具備交付條件情況下,為逃避違約責任強行交房。
三是開發商強制捆綁銷售。如開發商捆綁銷售地下倉儲或車位;或以不妥協則不交付鑰匙為要挾,強迫業主接受其指定的中介機構代辦房屋產權證或代繳契稅,并從中收取中介費。
四是有的精裝修房配套家電產品交房時已過或快過 " 三包 " 期,開發商拒絕承擔 " 三包 " 責任。
五是交房時實測房屋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開發商要求消費者補差價引糾紛。
六是樓盤爛尾消費者 " 房財 " 兩空。部分開發商挪用資金導致樓盤后續爛尾,消費者花費大量積蓄卻未能如期入住,還面臨還貸壓力。
消協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和第十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房地產開發商違背消費者意愿,強制捆綁銷售地下倉儲、車位或強制代辦房屋產權證、代繳契稅以及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等行為屬于強制消費行為。住建部《關于進一步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明確規定,要嚴肅查處開發商以捆綁搭售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購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務價格等行為?!冻鞘猩唐贩款A售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開發企業預售商品房所得款項應當用于有關的工程建設。建議相關行政部門加大對房地產消費監督執法力度,特別是要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捆綁銷售、強制交易、挪用預付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購房消費者的保護。